供奉在佛寺禪院內的石雕觀音佛像,造型樣式豐富多彩,姿體儀態(tài)千變萬化;讓人看了眼花繚亂。當我們走進寺廟遁入佛門風光,就能看到形態(tài)各異的石雕觀音佛像,有高大挺拔的站姿石雕觀音,也有跌坐蓮花的坐姿石雕觀音,還有慈悲憐憫的臥姿石雕觀音像;造型各異的姿勢體態(tài)不僅讓石雕觀音形象更加生動活脫,而且還蘊含著許多學問和講究;讓我們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文化和氛圍。接下來小編將以石雕觀音像的坐姿為例,給大家介紹一下石雕觀音佛像坐姿中包含的樣式和意義。
一、結跏趺坐
石雕觀音佛像坐像按照不同的姿勢可以分為結跏跌坐、半跏跌坐、自在坐、善跏跌坐、交腳倚坐、游戲坐、半跏思惟坐等多種。每種坐法表現出來的形態(tài)不同,其所隱寓的內涵也截然不同。其中跏趺坐也叫“金剛坐”又名“禪定坐”,甚至還被人們親切地稱之為“吉祥坐”。結跏趺坐被認為是佛教中修行者的標準坐姿,能幫助人們身端心正,修悟證道;因此在現實生活中,無論是佛門子弟還是修行坐禪著,都經常采用結跏趺坐這種坐法。結跏趺坐的坐姿是以左右兩腳的腳背置于左右兩股上,足心朝天;寺廟內供奉的許多石雕佛像坐像,都是采用這種跌坐方法。
二、半跏跌坐
半跏跌坐也是石雕觀音菩薩像常見的形態(tài)之一,這種坐像不同于結跏趺坐,在石雕觀音佛像的雕刻應用中,半跏趺坐的石雕觀音菩薩像通常左腳盤起,右腳自然垂下,雙手結定印或施無畏印。這種坐像的石雕觀音像給人感覺十分慈悲親切和智慧,常出現在石雕三十三觀音像的藝術創(chuàng)作中。
三、自在坐
所謂“自在坐”多出現在自在觀音(即水月觀音)的坐姿中,其右腿曲起,右臂倚靠其上,左腿呈垂足姿勢,左手倚靠在身后。這種坐姿,主要是用以表現觀音菩薩的證悟境地;正如《心經》中所說的那樣“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”。另外,“自在坐”這種坐姿讓人感覺十分親切自然和平易近人,減少了人們對石雕佛像的距離感。對于許多信眾而言,自在坐的石雕觀音菩薩像更容易親近,就像在和身邊的家人朋友傾訴一般。
除了以上列舉的這三種坐姿以外,坐姿的觀音石雕佛像還有游戲坐和半跏思惟坐等。這些不同體態(tài)的坐姿也體現了佛教藝術文化的發(fā)展和變遷,就像五彩繽紛的石雕觀音樣式一般,隨著人們信仰需求的變化而變化。隨著人們信仰需求的變化和增加,石雕觀音樣式也變得越來越豐富,所呈現出來的石雕觀音形象也變得更加符合人們的信仰需求,讓石雕觀音菩薩的形象一改往日的莊嚴殊勝,變得越發(fā)地和藹可親和平易近人。
上一篇:石雕觀音菩薩像多少錢? | 下一篇:校園石雕孔子像的造型有什么特點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