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相莊嚴的石雕觀音佛像,是我們耳熟能詳?shù)囊环N寺廟石雕擺件;通常供奉在佛寺禪院內(nèi)供信徒們朝拜。大慈大悲的石雕觀音在民間享有眾多信徒,每逢一些重要的節(jié)日,人們總會不約而同地前往寺廟敬香禮拜,祈求健康平安。常見的石雕觀音樣式繁多,其規(guī)格大小按照擺放場景的不同可分為,大型石雕觀音和中小型石雕觀音兩大類;其中大型石雕觀音像大多擺放在寺廟露天場所,常見的高度以6.8米、8.8米和9.9米為主。而中小型石雕觀音像則多擺放在寺廟大殿內(nèi),以坐姿石雕觀音像較為常見。但是不論哪種規(guī)格的石雕觀音佛像,在菩薩的底部都會搭配一個石雕佛臺,也叫石雕底座。
石雕觀音佛像常用的佛臺樣式豐富,常見的有石雕蓮花座、石雕須彌座、石雕金剛座以及神獸造型的石雕底座等等。石雕蓮花座是十分常見的一種佛臺之一,也被稱為“蓮臺”、“蓮座”、“華座”,是佛、菩提十分常用的臺座。蓮花是佛像的象征,是佛門圖案的標志,蓮花出淤泥而不染,飄浮清水中,荷葉蓮花紅,是一塵不染的,清靜如水代表佛菩薩清正廉潔,普度眾生。佛陀坐于蓮花座上,象征生于世間而不染世法。蓮花座的款式有許多,并且在歷朝歷代中佛教中的蓮花底座造型也是有所差別的。常見的蓮花座大多都是由蓮花、座身、座基三部分組成,上下分別是仰蓮或覆蓮的形態(tài);還有的石雕觀音蓮花座就是圓形的蓮花模樣。
其次是石雕須彌座,須彌座石雕源自古印度,是是安置佛、菩薩像的臺座。須彌即指須彌山,在印度古代傳說中,須彌山是世界的中心。另一說指喜馬拉雅山(又名大雪山)。用須彌山做底座,以顯示佛的神圣偉大。石雕須彌座按照結(jié)構(gòu)可分為上下和束腰三個部分, 略似“工”字形, 已被廣泛應用于非宗教的建筑物上(佛教須彌座的上下部分與束腰相聯(lián)的過度位置,有俯仰蓮圖案。)一般座的四角及束腰等部位常有雕刻,其他部位也常有花紋裝飾的石浮雕,均屬這個范圍。
石雕觀音佛像常用的石雕須彌座按照形狀可分為:方形須彌座:這是一種常見的須彌座類型,以方形為底座形狀。它通常由石材雕刻而成,具有平整的表面和精細的裝飾,如浮雕、花紋或文字。方形須彌座常用于支撐佛像和神像,為其提供穩(wěn)定的基座。其次是圓形須彌座:這是另一種常見的須彌座類型,以圓形或圓柱形狀為底座形狀。它們通常具有圓滑的外觀和雕刻精美的紋飾。圓形須彌座常用于支撐圓形底座的佛像或雕塑,也常見于一些園林景觀中。另外還有多層級須彌座:這種須彌座具有多個層級或臺階,形狀逐漸變小。每個層級都可以雕刻不同的花紋、浮雕或文字,增加了整體的復雜性和美感。多層級須彌座常用于較大的佛像或莊嚴的寺廟建筑中,以突出佛像的重要性。
除此之外,石雕觀音像常用的佛臺還有石雕神獸坐騎。傳說中,像犬,兇猛異常,會吃人,并常與龍爭斗的神獸“金毛犼”,是觀音菩薩的坐騎。因此,有些石雕觀音佛像的佛臺就是石雕金毛吼;還有石雕乘龍觀音像也是直接站立在鰲魚頭上的造型。
上一篇:大型石雕觀音佛像的外形特征 | 下一篇:石雕彌勒佛像在寺廟中為什么要面向大門擺放,且與韋馱靠背?
版權(quán)所有: 福建惠安和之園林古建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閩公網(wǎng)安備35052102000402 閩ICP備2022013653號-1